在X荧光分析仪的定量分析过程中,工作曲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它是实现精准分析的基石。
X荧光分析仪通过向样品发射X射线,激发样品中原子内层电子,当外层电子跃迁填补空穴时,会释放出特定能量的荧光X射线。这些荧光的能量和强度与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密切相关。然而,仅依靠仪器测得的荧光强度,无法直接得出元素的准确含量,这就需要借助工作曲线。
工作曲线的建立依赖于一系列已知含量的标准样品。选择具有代表性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与待测样品相似、稳定性好的标准样品,且要涵盖待测元素含量的极大值和极小值。在设定好分析条件后,用X荧光分析仪测定这些标准样品,得到每个样品中元素的荧光强度值。以元素含量为横坐标,对应的荧光强度值为纵坐标,将各点连接起来,就形成了工作曲线。
在实际检测中,对待测样品进行同样的X荧光分析,得到其荧光强度值。然后,根据工作曲线,就可以查找到对应的元素含量。例如,在检测油料中金属元素含量以分析机械磨损情况时,通过工作曲线能将测得的荧光强度准确转化为金属元素含量,从而判断机械的磨损程度。
X荧光光谱仪的工作曲线
不过,工作曲线并非一劳永逸。由于仪器性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,如探测器灵敏度降低、光管老化等,会导致工作曲线发生偏移。因此,需要定期使用标准样品对工作曲线进行校正,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。此外,不同类型、不同基体的样品,可能需要建立不同的工作曲线。
X荧光分析仪的工作曲线是连接荧光强度与元素含量的桥梁,它的准确建立和及时校正,对于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、保障生产质量、监测设备状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