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金属材料、矿石及陶瓷等领域的碳硫含量检测中,高频红外碳硫仪扮演着核心角色,而钨粒作为其关键添加剂,虽不显眼却至关重要,即便目前价格持续上升,也依旧是检测环节不可或缺的材料。
钨粒的氧化特性是其发挥作用的基石。当温度达到650℃且通入氧气时,钨迅速氧化生成三氧化钨,并释放大量热能,反应瞬间发热值高、速度快。三氧化钨的疏松结构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释放创造了有利条件,避免了覆盖层阻碍反应。同时,在900℃以上,三氧化钨显著升华,加速了碳硫的扩散,使样品中的碳硫充分氧化。升华后的三氧化钨在700 - 800℃转化为固相,覆盖在管道中的Fe₂O₃上,阻止了SO₂催化转化为SO₃,防止管道吸附硫,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。


钨粒的物理特性同样不容忽视。其粒度通常控制在0.84 - 0.4mm之间,孔隙度约15%,表面致密光滑。这种结构既能防止氧气流吹扰,又能实现快速氧化燃烧,减少表面吸附,提升检测精度。而且,钨粒具有低空白值特性,特别适用于低碳低硫样品的检测,避免了高含量杂质对结果的干扰。
在高频红外碳硫仪中,钨粒与锡粒联合使用效果更佳。锡粒承担助熔功能,弥补钨粒在熔化特性上的不足;钨粒则通过发热、催化、稳燃等作用,加速样品氧化熔融,提升碳硫的释放率和测定精度。二者协同,让钨粒成为高频感应炉中理想的添加剂。
钨粒以其独特的氧化特性、物理结构和协同作用机制,在高频红外碳硫仪中实现了碳硫的高效释放与精准检测,为现代材料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,堪称检测环节的“幕后功臣”。